反传销咨询救助平台,求助电话:17392274471

康宝莱真相:疑借俱乐部免责传销(2)

中国反传销网 来源:第一财经网 作者:佚名 2014年03月16日 总浏览数: 我要评论(0)

 

  “讲师在培训中介绍了很多成功的经历,激励大家,当时我也误以为做直销实在易如反掌。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幼稚。”张凤告诉时代周报,“讲师很擅长营造气氛,除了自己讲解之外,还播放其他的国外视频。并且还会有些演讲或者户外活动,用来调动大家积极性。”

 

  张凤起初也只是努力销售康宝莱的产品,但后来,他逐渐发现如果要快速走上致富之路,他只能游说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参加康宝莱,“各种方式都用,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先说产品好,质量保证,再加之熟人之间有个基本信任,一开始业绩还挺好,基本能满足每月8000元的收入。”

 

  在半年之后,张凤的麻烦纷至沓来。

 

  一些被张凤拉入直销团队的亲友纷纷找上门来,要求退货。纠纷、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无奈之下,张凤只能狠心自己一人吞下苦果。张凤最后还是决定退出康宝莱直销。如今,其手上积压的康宝莱产品仍然占据了半个房间之多。

 

  藏身“俱乐部” 康宝莱免责操作

 

  近年来,康宝莱在华依靠营养俱乐部业绩取得了巨大进步。

 

  3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天河区一健康生活馆。其位于一小区之内,店内面积不足40平米,陈设简单,只是在店内摆放了一些桌椅。从外观来看,并没有任何有关康宝莱的标志,但从店内张贴的海报到填写的减肥计划书等,处处显露着康宝莱的痕迹。

 

   对此,康宝莱内部人员介绍,这些所谓的“营养俱乐部”,其实并没有统一的店名和商标,从外观上看也看不出任何关于康宝莱的信息,多半是以“减肥馆”、“纤体生活馆”、“养生馆”等形式出现。康宝莱公司对此保持“零容忍”,决不允许经营者以康宝莱名义大肆对外宣传。

 

  如此一来,必然造成康宝莱的营养俱乐部定位模糊不清,其业务既有零售康宝莱产品,同时也为附近的消费者提供健康咨询和管理服务。而根据康宝莱方面对营养俱乐部的定义则是,指在居住区或商业场所进行的旨在让关注均衡营养和常规锻炼并希望获得最佳健康的人们成为其会员而举办的各种社交聚会活动。并且,营养俱乐部只能由获得康宝莱批准的独立经销商经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康宝莱的规范,在开设营养俱乐部前,俱乐部经营者必须经由一名资深的市场负责人或康宝莱指定人员,进行关于如何正确经营营养俱乐部的培训,该培训亦可通过当地公司或个人组织的培训活动完成。

 

  “我们这里的生意很好,现在算来有40多个长期的顾客来我们这边减肥。”健康生活馆张姓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为有减肥需求的顾客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为他们制定一个健康的减肥计划,并督促他们顺利执行。”

 

  据记者了解,营养俱乐部的投资规模一般在2万元至10万元之间,不需要其他的额外费用。“我们并不是康宝莱的加盟商,和康宝莱的关系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是一个内容提供商。”张姓工作人员介绍道。

 

  虽然,在对外的装潢中营养俱乐部不能冠以“康宝莱”之名,但是据康宝莱方面的公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解释,开设康宝莱营养俱乐部仍然需要获得康宝莱公司的许可和报批。并且,据记者了解,经营者需要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同时也获得了食品流通许可证,但大多以“信息服务部”的名义注册成立。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店内的显著位置张贴着一张《营养俱乐部公告》。《公告》称,“本营养俱乐部由康宝莱独立经销商经营,而非康宝莱。独立经销商对本营养俱乐部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并且,康宝莱对《公告》的尺寸也有具体要求,规定该公告的框架不得小于21.6厘米×28厘米,且该公告的字体不得小于17号字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康宝莱公司此种做法实际上是规避风险,为公司与俱乐部经营者之间架起一堵“保护墙”,“一旦俱乐部发生一些事故,则是由俱乐部经营者本人来承担所有一切的法律和赔偿风险。”

 

  同样,康宝莱在架起保护墙的同时,另一方面由于营养俱乐部实际上均为独立法人,这也必然造成康宝莱在对数量庞大的营养俱乐部的监管力度上也略有力不从心,对经销商的违规操作很难有效监管。如果因此导致产品引起问题,公司仍然无法回避法律责任。

 

  中国业务增6成遭基金大鳄“死磕”

 

  康宝莱进入中国已经将近20年之久,尽管屡次受到多方质疑,但却丝毫不阻其发展步伐。

 

  根据康宝莱近日公布的2013年全年财报显示,2013年全球净销售额为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的全年净利润为5.7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摊薄后每股盈利5.37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2013全年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2013财年,康宝莱在中国全年销售总额(含税)达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以上。

 

  实际上,康宝莱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在中国投资。1998年10月,康宝莱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省生产基地,并于2000年建成投产,这是康宝莱除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生产基地。2001年年底,康宝莱产品在中国市场开始销售,第一年销量为1700万人民币。在2012年末,康宝莱全球首个海外原料生产基地也在湖南落成。

 

  据康宝莱方面向时代周报介绍,康宝莱中国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三个大区,分别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区域总部,同时上海也是中国区的总部所在地。

 

  然而康宝莱正是在发展神速的中国市场遭到了比尔·阿克曼的多年质疑。

 

  现年48岁的比尔·阿克曼,并非在籍籍无名之辈。据福布斯2013年3月的统计,其资产净值达12亿美元。比尔·阿克曼指责康宝莱的业务就是非法传销,并大手笔做空这家公司,并宣称康宝莱的股票价值为零。他甚至在2012年建立了“康宝莱真相”的网站(www.factsaboutherlife.com),主要用于收集来自世界各地关于康宝莱的投诉,他甚至在网站上留下了自己的邮箱和联系地址。

 

  但是,索罗斯的出现,让比尔·阿克曼遭遇败局。索罗斯买入了康宝莱约5%股票。从目前来看,比尔·阿克曼在康宝莱上亏损了最少5亿美元。

 

  3月8日,时代周报发送邮件至比尔·阿克曼,其回复记者称,他以正在参加“世界货币论坛”为由并未接受记者的采访。

 

  “我觉得他只是太骄傲了,以致不能承认损失。”美国一名基金公司副总裁向时代周报记者评价说,“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对冲基金管理者和投资者。他的投资风格属于激进型,就是说他通常接管一家公司大部分的股权,然后通过收购等战略规划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此之前,直销企业如新也曾遭到过此类事件。做空机构香橼在2012年发布调查报告称,实际上如新做的是传销,而传销在中国是非法的。由于如新大量依赖中国市场的收入,香橼因此质疑,这家企业将要面临的法律纠纷将直接造成其收入的巨大损失。

 

  “但我个人不认可做空机构的行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当中有很严重的利益冲突,报告对股票价格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无论目标公司资金是否充足,股价都会在报告公布之后下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算是操纵市场。”上述基金副总裁评价说。

 

反传销救助热线:

电话:17392274471

微信在线咨询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反传销网反传销一哥CCTV视频搜索反传销老样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