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揭秘传销内幕:《方与园》成“洗脑”教科书 |
作者:韩丹东 文章来源:法制网南昌 点击数 123 更新时间:2011/7/25 11:49:36 文章录入:admin |
|
传销,犹如一个个精神毒瘤,不断侵害着社会各个群体,使众多受害者深陷泥淖不能自拔,不少家庭深受其害。
今年7月12日,江西省东乡县警方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摧毁了一个以只买“理念”的特大传销团伙,抓获B级人员5人; C级人员12人;涉案传销人员200余人,刑拘5人,遣送参与传销人员200余人。
据了解,此案涉案人员之多、作案手法之新颖、发展之迅猛,可称得上是东乡县建县以来“之最”。传销团伙分别来自河南、湖南、广西、安徽、陕西、山东等10余个省市,学历有高有低,有小学文化,有中专文化,有大专文化,也有大学本科文化的,而且全部都是80后、90后的少男少女。
传销,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它究竟依靠什么样的“魔力”与手段,让如此多的受害者为之鬼迷心窍?
近日,警方通过对这个传销组织的深度调查,揭开了传销魅惑之谜与其正在演变的诡异行踪。
上午上课下午整理笔记人人精读励志书“洗脑”
“做人要‘外圆内方’,即内要方正,外要圆通;既有鲜明的棱角,又有处世的技巧。只有把握好这其中的平衡点,才算真正把握了自己的人生,从而走向成功。
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具有自信、勇气和热忱。你不觉得正是如此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困难,实际上正来源于你自信心的不足,一旦获得了信心,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状态,有助于激发你的潜能。信心会为你带来活力,焕发光彩,使你谈吐洒脱,大度,产生一种不知不觉中感染人的魅力;而丧失信心,会使你显得委琐,不能发挥水平。正像书中所言,刻意改变自己去掌握某种技巧,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而优秀的品质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品性是最重要的,适当提高一些待人、处世、做事的技巧,不断在工作、交往中学习、调整,而你也会因为这些改变受益匪浅的。我想提醒自己的是,每天对着镜子的时候多一些微笑,那么你看到是一个自信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走向成功的自己。” …………
这看似高尚的话语,出现在一名非法传销组织成员的笔记本上。
今年3月14日,东乡县公安机关先后接到多起群众举报,称在该县城孝岗镇有个传销团伙,团伙人数可能有几百人。警方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一举捣毁了这个非法传销窝点。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励志书《方与园》竟然成为该组织给新成员“洗脑”的教科书。所以,在面对警方抓捕时,这些非法传销者们或狡猾、或沉默,有的甚至还很嚣张。
据警方介绍,该组织主要是“理念传销”,并无任何实际的经营活动和项目。传销人员上课时记录的“心得体会”、“教材”等多得惊人,竟装了数十个塑料袋。
经初步查明,这是一个以河南人吕某总负责,湖南人田某,河南人张某、孙某,广西人苏某等五人为首的传销团伙,以“连锁营销”、“直销”为名,按“五级三阶制”形式,发展了多个分支体系,自2011年以来在东乡县孝岗镇进行非法传销活动。
东乡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称,在出租房查获的传销人员其传销模式和以往的传统传销一样,但在管理方式上却有所不同。
民警在每个搜查点,都发现了《方与园》这样的励志书籍。成员们被要求看励志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在这里,励志书被用来给传销成员“洗脑”,变成宣传传销活动合法性的“教科书”了。
据了解,该组织成员每天早上会按照指定的地点,由组长(也叫家长、讲师等)上课,进行“洗脑”,下午由自己整理笔记,或者“上线”谈心,进一步“洗脑”,晚上则可以自由活动。
给家人打电话有人监督且事先拟好“电话稿”
7月12日晚10时30分,东乡县公安局参与此次突击抓捕的民警来到孝岗镇南门社区进行搜查。
在二楼的一间房内,七名少女正横七竖八地睡在房间的地板上,墙壁上则贴着“十不准”,如不准交朋友、不准谈恋爱、不准打搅邻居等规定,以及“抓住机遇、成就未来”等励志的帖子。
警方从屋子里搜出了“电话稿”、演讲稿,以及可能发展的下线人员名单、记录本、摘抄的《方与园》等。从传销资料上显示,这些传销人员有着非常严格的生活规律,一般早上6:30起床,晚上10点睡觉,每一天的生活都被安排满满当当。
一名E级成员称,他之前都在广东打工,今年5月28日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东乡县。平时他跟着“集体”吃饭,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为2块钱,住的是七个人一间的出租房,一个多月来他并没有什么花销,每天就是学习所谓的“传销知识”,如何应对民警检查等,上午学习、下午总结,跟推荐人交流心得体会。
关于“电话稿”,一名传销人员供述说,组织成员在给家里打电话时,要求旁边必须有个推荐人(上线),而每次打电话前,都要事先拟好“电话稿”,目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给家人传达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传销头目老练应对民警称“有权保持沉默”
7月12日凌晨6时许,民警来到孝岗镇东门社区一出租房下,敲了许久的门,没有动静。正当大家在焦急之时,一名男子从2楼探出头来。民警几次喊话后,门开了。
这是一栋4层小楼,在2楼,民警发现了一男子,该男子刚起床。在回答民警提问时却显得老练。面对搜出来的传销资料,他称不知道是谁的,是朋友邀请他过来玩的。
“我才从湖南来东乡10来天,不知道你们说的什么上课培训,我只有小学上学的时候上过课。”他说话时语气肯定,看似很无辜。
“其实,他就是一个传销头目。”事后,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名男子姓张,从他房间搜出来的传销资料,正是张某给下线上课“洗脑”的“讲义”和每天写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
在搜查现场,当民警问及其他头目的住所时,张某老练地回答:“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我不是说过我只是来朋友这里玩的吗,你们再问,我有权保持沉默。”说话间,他的眼睛经常盯向同一个地方。
就是这一细微的表情,民警很快发现并缴获了他的手机。打开手机,民警发现上面存有吕某、田某、苏某、孙某等人的电话号码。
随后,根据手机号码这一线索,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很快就将苏某、田某抓获,但狡猾的吕某、孙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正当民警苦思冥想时,田某的手机响了,民警当即示意田某按照警方的意图接电话。
“我在家,你在哪里?”田某说。
“我刚刚接了吕总的电话,她说她有事要去出差,可能有些时日才会回东乡,我们见面谈谈吧!”孙某在电话中说。
“好的,我们就在中国银行门口见面。”田某按照警方的授意说。
就在孙某落网之时,东乡县警方通过布控将正在逃跑的吕某抓获。
审讯中,21岁的吕某(女)、25岁孙某的顽固和嚣张着实让人啼笑皆非。他们一会说:我保持沉默。一会又咆哮:你们凭什么抓我们?我们又没有犯罪,赶快把我们放了,否则我们告你侵犯人权。
当民警查清两人的传销犯罪事实后,他们才像被霜打的茄子,低下了头。
传销组织等级晋升凭“业绩”称资格“可继承可转让”
办案民警介绍,按照该传销组织的培训内容,要从事传销,必须年满18岁,有居民身份证,必须亲自购买过“商品”(即出资3800元买份额)、有推荐人、还必须签订一份协议。
据了解,该传销组织按照“五级三阶制”的形式,发展了多个分支体系,A级“高级业务员”下面还有BCDE四个级别。
每个“入门者”至少交3800元购买一份“申购单”,才能获得传销组织的入门资格,也就是“实习业务员”,“实习业务员”每发展3个以上下线可以往上升一级到“业务组长”。
此时如果还要往上升,则必须达到两个条件:发展6个以上下线、培养出两名直接的业务组长,就可以晋升为“业务经理”;而要晋升为“业务主任”,就必须培养出三名直接的业务经理,并发展10个以上的下线; 而要晋升为“高级业务员”,就必须培养出五名“业务主任”,并发展400个以上的下线。
“实习业务员”亲自销售一份“产品”(即发展一个“下线”),就可以拿到提成560元,到“业务组长”每增加一个级别,提成提高10%,同时要扣除10%的“税”。除了这些直接提成之外,还有“间接提成”和“销售补助”。
每月月末,都要开一个“申购会”,一些刚入组织的“初学者”会在会上交钱购买份额,每份3800元。这些钱会被交到A级“高级业务员”的手上,再由A级“高级业务员”进行提成分配。
“可继承、可转让。由于某种原因,你不想从事这个行业,可以把你的资格继承给你的家人或者转让给亲戚朋友,并从中获得一笔可观的转让费。”一位传销“精英”甚至这样鼓动下线。
警方归纳传销4特点提示警惕公众勿入陷阱
“就犯罪的复杂程度来说,传销犯罪活动并不复杂,专业性也不强,但却具有极强的欺骗性、蔓延性和传染性。”东乡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万有才提醒公众,警惕非法传销,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相信任何可通过参与传销快速致富的谎言。
为了增强公众的辨别能力,万有才详细归纳了非法传销活动的4个特点:
一是非法传销的组织形式比过去更加严密,活动方式更加隐蔽,一些传销组织已明显具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并往往将参加者诱往异地从事非法传销活动。
二是在以往“拉人头” 这种典型传销形式外,目前又出现了“传商品”和“加盟店”的形式。传销组织使用的道具商品往往集中在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等,且价格虚高,主要针对老人、孩子和女性。这些实际价值和价格很难进行量化的商品,特别是女士化妆品,往往被传销分子拉开利润空间。
三是编造神话,反复洗脑。针对当前广大群众致富心切、有的投资找不到合适渠道,同时又想摆脱相对来说不宽裕的经济状况、急于投资的心理,编造神话行骗。中国有句俗语,“谎话万遍变成真理”。一旦加入团队之后,传销组织者对被发展人形成人身和心理的双重控制,没收身份证、财产,且集中住宿,用暗号进行精神控制。对刚加入的新手,24小时内实行全程紧密监护,有人陪同授课,陪同谈心,最终使其深信不疑。
四是发展下线,重在“杀熟”。直销是单层的,雇佣推销员之后,推销员上门和消费者见面。而传销是多层,有上线,有下线,最起码的构成就有三层。不搞多层,传销根本赚不到钱。发展传销下线最容易的就是利用传销人员的亲戚、战友、街坊,重在“杀熟”。而且受骗群众是受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员介绍,往往放松了警惕。
万有才说,目前警方的打击只是治标,如果从治本来说,广大群众要学会如何识别传销行为,增强辨别能力,充分认识传销的危害性,高度警惕传销活动,谨防上当受骗。
“天上不会掉馅饼,”万有才表示,传销所谓的“高回报、零风险”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