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是经济邪教,是社会生活的“毒瘤”,不但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而且败坏社会伦理道德风气,给家庭和谐造成伤害,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给社会道德、诚信体系建设造成巨大损害。今年来,桂阳县采取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狠抓“打传”宣传教育和创建无传销社区(村)两个环节工作,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建立健全“打传”长效机制,有力地维护了桂阳县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到十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1895人次,执法车辆606台次,摸排出租屋等561家,排查举报线索21条,创建了三个“无传销社区”和9个“无传销镇”,规范了5家直销企业,及时制止了宝山、樟市、莲塘、清和、荷叶等变相传销活动。至此,桂阳县已连续五年实现“零传销”。
一是建立主导机制,确保“打传”合力。由县政府牵头,建立完善专门“打传”领导机构以及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主管、县工商局一把手主抓、26个成员单位负主责的“打传”工作组,制定了《桂阳县打击传销集中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由工商与公安部门负责的打击传销联合办案机制,由工商与商务部门负责的建立规范直销企业准入市场行为的监管机制,由工商与电信、公安部门负责的建立查处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的配合机制,确保打击传销形成“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格局。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打击力度。加大查案、办案力度,组织开展系列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做到“月月有行动、每月有侧重”,对矿区、经济发达的乡镇等传销活动重点嫌疑地区进行了排查和清理,以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集中区域等传销活动易发、多发场所为重点区域,着力打击传销行为。今年5月、6月份,工商局接到举报,称有邵阳和四川人走街串户以销售商品的名义和以展销的名义拉人头,在宝山、樟市镇、莲塘镇、清和乡、荷叶镇等地展开变相传销活动,接到举报后,我县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调查捣毁,收缴不合格保健品,价值共计达2万余元。
三是抓好源头长效治理,构建防控体系。为进一步推进“无传销乡(镇)”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桂阳县创建了三个“无传销社区”和一个“无传销乡”,分别是:高码头社区、八字塘社区、宝山社区和城郊乡,并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县工商局与各工商所签订了责任书,各工商所与辖区宾馆、酒家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单位签订了责任书。通过开展“无传销小区”和“无传销乡”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居委会、社区、乡镇的创建主体作用,组织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实施群防群打,形成了“打、防、控、管”的工作格局,织就了一张无缝隙的打传治安联防网络,共同抵制和打击传销,全力推进了桂阳县“无传销乡(镇)、社区”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升了打传工作质量。
四是深入开展宣传引导,提高舆论氛围。把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开展打击传销专项宣传活动,发放打击传销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在四大家办公楼和五云观市场设立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了一个多月的打传宣传口号,宣传标语1000余条,积极向屋主、租户宣传《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达到宣传社会、教育群众、推动工作的目的,使广大群众认清传销行为的本质及如何分辨传销行为,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今年共发放“打传”宣传资料2万多份,制作宣传板报8期,在电视媒体上播放和通过手机短信发放打传公益短信各2期,营造了良好的“打传”氛围。
五是将“打传”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到位。桂阳县高度重视“打传”工作,年初即将“打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拨付6万元“打传”专项经费,用于“打传”日常开支。县工商局再给各工商所下拨“打传”专项经费,保障“打传”人员配备、车辆装备、办案经费,并实行“五种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或者经查实的案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对查办大案要案的,对抓获传销重要头目的,对打传工作成效明显的,对向传销人员出租房屋的屋主采取立案处罚的,给予追加办案经费。
六是建立信息平台,完善“打传”档案。在“打传”工作中大力推行“五个一”模式,即派发一张联系卡,搭建一个信息台,发放一封公开信,签订一份责任书,建立一个监管网。工商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发挥街道办、居委会、村委会和基层工商所、派出所等基层组织对辖区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由各工商所建立传销信息反馈平台,摸清房屋出租的房东底子并建档备案,做到辖区“六个清”:即人数清、地点清、房主清、去向清、籍贯清、时间清,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进入桂阳县县域内的传销人员和传销组织的情况,为及时有效打击传销提供第一手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