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昨天介绍,去年7月,浙江省开展打击传销百日联合执法行动至今,共取缔传销窝点2469个,依法刑事拘留613人,逮捕360人,劳动教养41人。
2009年“百日行动”中,警方查处传销案91起,涉案金额达两千万元。
去年年底,温州龙湾警方破获一起运作资本传销案。这当中,出现了不少高端人群——大学生、大学老师、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民营企业老板等。人数达100多人,涉案金额达800多万。这也是浙江警方首次查获这类案件。
事实上,他们都知道传销是违法的,害人的,但最终却都一头扎了进去。
他们的内心是如何一步步被击垮,最终完成洗脑,疯狂地加入传销?
企业主管
想当老板
嵊州市剡湖派出所刘教导员说,现在的传销窝点,都以“家”为单位,一个家,约有10多个人,吃住、洗脑都在一间八九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头就叫“家长”。
董建设是“二当家的”,家长不在家时,他说了算。
董建设,戴金丝边眼镜,29岁,四川人,大学毕业六年。
他到嵊州不到2个月,这之前,他在苏州一家企业做企业主管。董建设一直有个理想,就是自己当老板。
2009年11月初,一个网友告诉他,嵊州的机会多,钱很好赚。
11月9日,董建设辞职上路。
他的最初想法是,自己去看看,如果不行,就再回去。到嵊州的第一天,网友把他带到嵊州一处房子内,自己闪人了。
房子里有七八个男人,他的手机被没收。
董建设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别人很难骗他,对传销,一开始他并不相信,抱着敌对的态度。
他的自述:
我看我的手机被没收了,就觉得自己肯定遇到了传销,我喊着要出去,还踢门。
但他们对我说,这样的培训方式,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怕你没听明白就走了。回去一说,对我们也不好。你好好听听,要是你觉得不好,你再走。
他们对我平时也很关心,经常给我端水倒茶的,天气冷了,还给我衣服穿。渐渐地,我心情平静下来,打算好好听听他们在讲什么。
他们说,现在做生意都是赚人的钱,你的亲戚开了家店,你去买香烟还是要付钱,这个(指传销)也是这样,也是靠人和关系来赚钱(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了看记者)。
一个四川老乡对我说,他自己以前也被抓进去过,但公安后来还是把他放出来了,如果这个是犯罪的,怎么出得来呢?他说他自己现在每个月不干活,就能赚到几万元,“这凭什么,凭的就是毅力。”
有次出去,家长说,你看看那些头发剃得很短、女孩子脸上不化妆的,都是做这个的。你看要是这个是犯法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做?
我想想,同学里很多都成了百万富翁,而自己打工这么多年,到头来也没赚钱,而且到处都是竞争。
留下来的人都是有金钱欲望的人,我是一个金钱欲望很强的人,希望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我也想变成有钱人,我觉得这个理论上很简单,只要自己拉来2个人,每个人出2800元,下面的人肯定想赚钱,那么他们也会去拉人,等到100个人时,我就成百万富翁了。
10天后,董建设在苏州的朋友,见打不通董的手机,想去派出所报警,但后来没去。
一个多星期后,朋友再打电话给董建设。此时,董建设已经被准许听电话。接电话前,董被告知:“我们也没对你怎么样,你不要乱说。”
董就在电话里配合着说:“前面几天我出去旅游了,手机放在宿舍里,没听到。”
他们大多想来看看不好再回去
嵊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商效忠:
被骗来嵊州的人,大多抱着来看看,不好再回去的想法。他们被洗脑后,大多会把自己的路费当做入会费。
被查获的这个传销窝点,没有产品,传销的是“贵州三霸”保健品,但没实物。
每人先交3920元,家长告诉他们,发展一个,就可以拿525元的提成。1个月后,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他们已经开始在拉人来参加。
工商管理
大三学生
大学出来工作也很难找
相比董建设,汝某的命运,更令人叹息。
2010年1月9日,嵊州看守所。
戴着手铐的汝某,一副白净书生模样。2009年12月月底,汝某因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刑拘。
25岁,陕西人,2年前,还是某师范学院工商管理系大三学生的他,2007年下半学期快结束时,给一个在南京的小学同学打电话。
他想去外面打点工,赚点钱过年给妈妈。
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就靠母亲一个人抚养他和妹妹。
小学同学告诉他,在南京,他的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汝某第二天就去了南京。
的同学和另外两个朋友来接他。同学对他说,我在做直销,你去看看。
在一个大礼堂里,大约有五六十个人,“每个人都很激动”,汝某当时想逃,“但他们并没有打我把我关起来,我想想朋友们对我这么好,我也不能不给他们面子,所以就听了几次课。”
有句话打动了汝某。
我觉得大学出来工作也很难找。
他的自述:
有个人上讲台,穿的都是名牌,七匹狼什么的,他说自己刚开始也是被骗的。后来他也把亲戚骗来,他说他所做的,等他和亲戚有钱了,他们就会理解了。
我纠结了两天。
我觉得即便大学毕业出来了也很难找到工作,而且刚开始,钱也没那么多,一个月也不过千把元,还不如做这个,过个一年半载,我也就有钱了,可以给家里买个好点的房子,让妈妈吃得好点。
到南京的第9天,我就向家长说,领导,我要干,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汝某拿出自己的2000元钱加入。
到今年,他已经快3年没回家了,等待他的还有铁窗生涯。
“我已经有两年没去学校了,第四个学期,因为我在南京,走不开,我没去报到,学校已除名了。我失去了家人、学历、学校,不值得啊。”
李老板
相信朋友
温州的李老板(化名)40多岁,原来在江苏做陶瓷品生意,每年赚个二三十万。
2007年10月他去了趟桂林,这次桂林之行,改变了他的一切。
李老板是他一个朋友叫去的。
他的朋友在江苏一机关单位当小领导。
2007年9月,他和李老板说,他辞职去桂林了,做连属销售,叫他也去看看。
“他这个人很可信”,李开陶瓷品店的时候,经常介绍生意给李,自己却没拿半点回扣。
之前,朋友也时不时跟李老板说起这个连属销售,他说他是去北京进修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带他去的,班上的同学也是一个机关干部。
李老板的自述:
做陶瓷品生意,每天忙到晚,一年有二三十万收入,听朋友说,反正这个生意投入也不大,也就五六万,先去看看,不行就回来,只当投资失败。
我到了桂林后,朋友借给我一套房子住。
每次上课,是我的朋友带几个朋友一起来家里,听了几次讲座,我下决心试试,掏出6万多元加入。
按照规定,69800元是一股,我可以拿到返回的19000元,还有一条蚕丝被。
按规定,每人发展2-3个人,两年内可获650万元。
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我听课后,就回温州带自己的亲戚来考察,听课,觉得好的就留下,他们再自行发展。
后来忙不过来,2007年12月底,关掉了自己在江苏的陶瓷品生意,专心往返桂林和温州拉人去考察。
孙老板(化名)原来在温州鞋厂帮人管理,是李老板的连襟,2008年10月,他也被李老板拉到了桂林,很快他把女儿也拉来了,他们也在桂林租了房子,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白日梦。
资本运作也是拉人头的把戏
温州龙湾警方:
这个传销组织是以亲戚朋友为纽带发展下线的。
所涉及的100多个人,都是亲戚和朋友关系,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市场秩序犯罪侦查指导科负责人说,这类资本运作传销骗局,全国最早出现是2007年,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逐渐被波及。
目前,浙江省内被骗去外地参加传销的地区,出现两极分化。
普通人群,多是下岗工人等,集中在辽宁、辽北一带,被骗人群都来自武义、浦江、丽水等地。
而资本运作,针对的是高端人群,如企业老板、大学老师、机关单位公务员等,他们则多来自嘉兴平湖、金华兰溪、台州、温州等地。所涉及的传销模式,出现了新的名目:资本传销或资本运作。
但这些都是“拉人头”的把戏。
他们是怎么被“洗脑”的?
传销透支了对人的信用
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教授王诗宗
加入传销的心理
有点像“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几乎,采访中接触的被抓的传销人员的心理,一开始都是正常的。
他们说,在电视报纸上都看到过有关传销的报道,觉得传销很可怕,一开始都是抱着敌对的态度的,后来慢慢转变了对传销的态度。
董建设说,成了“二当家”后,开始读心理学的书,对新来的人,注意察言观色,做思想工作。
“这就是传销组织惯用的‘洗脑’手段”,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黄宝坤说,“其实就是针对人的心理和人性弱点,逐个击破”。
“我们发现,现在的传销组织手段越来越隐蔽,传销组织也并不都使用暴力,有时候也使用软暴力和‘感化’等手段,让你产生一种与以前听说的不一样的想法,思想逐渐转化。”
“搞传销的人,其实是透支了对人的信用”,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振华说,一旦进入组织,谎言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谎言,都是想为自己扳本。
对传销活动,除加大打击外,个人需要更多的和正常的发展机会,民间资金和就业找到更好的出路,是取缔传销的根本。
浙江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倪晓峰
在国际上有个词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核心观念是“人性是可以被驯化的”。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说,有个绑匪在斯德哥尔摩银行里绑了三女一男,跟警察周旋了160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这三女一男没有被杀害,所以他们对犯罪分子持一种感激的态度,最后警察把他们解救出来,在法庭上他们都为绑匪们开脱,最后的结局是有个女人和绑匪结婚了。
传销采用的,其实也是一种驯化人的过程,抓住了一些人性弱点:像财富和被隔离。
传销针对的就是人性里的贪念,一夜暴富和出人头地。而身处异乡,处在孤立的境地,他所能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都只是和传销有关的东西,而且所有的人和事都给你一个信息:传销是对的,你应该参与。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参与者就会产生动摇,渐渐怀疑自己最初的定论。
另外,他们会“特别关心”你,甚至晚上睡觉前还给你洗脚,给你端茶倒水,让你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然后,下一步就是群体暗示和从众效应,利用群体效应打消参加者对安全与否的疑虑。获得安全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有一个起码的思考:这件事对不对,这样做行不行,做了值不值,有没有什么风险。但是,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参加某个活动时,参加的人数越多,大家的热情越高,就会越相信活动本身的可行性。
加上“榜样”的效应,很快成为被成功洗脑的传销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