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传销诈骗侵入毕业生就业招聘 知名企业躺着中枪
作者:刘惠生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 150  更新时间:2013/1/23 14:48:20  文章录入:admin

 

资料图。转自法治周末

 

  北京某211高校法学院的学生汪文举至今为元旦的遭遇切齿不已,自己找工作竟然差点被骗进了疑似“传销”的非法组织,如果不是最后关头识破骗局得以脱身,后果不堪设想。

 

  2013年1月10日,惊魂甫定的汪文举在对法治周末记者回忆他的经历时,依然不自觉地频繁咽着唾沫。

 

  汪文举说,当他平安返京后想把自己的经历和骗子的资料贴上学校的BBS以提醒同学们留意招聘骗局时,却发现在应届生求职网上,学生们自发互助揭露此类骗局所汇总的骗子电话、邮箱,所冒充的用人单位合计已超过250余家。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上,被冒充的公司遍及各行各业,上到中铁、中煤、恒大、华润,下到从未听闻的小公司,触目惊心。其中建工企业和路桥建设被冒充得最为严重。

 

  汪文举是被冒充浙江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招聘所欺骗的。

 

  法治周末记者致电该公司,负责招聘的许先生告诉记者,确实有学生询问公司是否在河南等地招人,并且面试之后直接进行实习。许先生都会告知询问者:进行这种承诺的都是骗子;“广厦”只会在智联招聘等正规求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不会在招聘信息上写明的杭州之外的其他地方进行招聘。

 

  “借招聘之名,行传销之骗。”汪文举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疑似传销诈骗已侵入毕业生就业招聘,亟需得到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

 

  蹊跷的邀请函

 

  2012年年底,汪文举找工作已有半年,尚无着落。因此,当12月的最后一天,他接到自称浙江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法务专员发来的面试邀请函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当时他并不知道,一张欺诈之网已经向他张开。

 

  法治周末记者在汪文举的邮箱里看到了这份资料,人员登记表和邀请函都做得像模像样,邀请函还带有浙江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水印和底纹,并带有“浙ICP备03001553号”字样和“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红章。

 

  邀请函称面试通过则需要实习,实习结束之后签约。因邀请函上注明要在三日内确认,想到第二天就是元旦要放假,汪文举有些着急。他很快拨通了邀请函中所留的“王经理”的电话,事后回想起来,他自己也觉得颇为蹊跷,因为邀请函上只有这么一个手机号,而没有留下座机的联系方式,也没有说明面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曾在上海某大型服务性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姜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招聘工作中座机的联系方式并不是必须留的,如果小公司人手不足、刚刚成立,不排除只留手机。不过邀请函中竟然没有说明面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是绝对反常的,因为招聘对用人单位来说是件大事,要做很多方面的准备,不可能临时决定。

 

  电话拨通后,对方告诉汪文举,签约之前要实习,有两个实习地点,在河南和湖南,河南的在洛阳。

 

  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成本,汪文举选择了河南。对方告诉他1月3日面试,并告知到达洛阳后会有人来接。

 

  汪文举说,他之前在网上了解过浙江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料,是非常正规的公司,而邀请函上的公章和水印让他没有仔细去辨别这些细节的反常,他购买了去往洛阳的车票。

 

  识破骗局

 

  1月3日早晨8时许,汪文举准时到达了洛阳火车站,他随即拨通了“王经理”的电话,但没人接。9时,他再次拨打电话,依旧无人接听。等待还是离开?新年的寒风中,汪文举的心里开始起了问号。

 

  大约20分钟后,对方回了汪文举的电话,却告诉他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公司这边因为放假人手不太充足,很快会派人去接他,并告诉他用餐等费用公司会给报销,并向他表示歉意。

 

  汪文举稍微安了点心,考虑到对方不知道什么时间来接自己,他就在火车站旁边的肯德基[微博]吃了顿早饭。事后回想起来,这里依然颇为蹊跷,对方并未要他去指定的饭店吃饭,那么他随机选择的休息地点,对方接他势必还要联系他、寻找他,精心组织的招聘怎么会采用这么没有效率的联系方式呢?

 

  中午11时许,电话再次响起,对方说下午2时左右两位项目经理会开车来接。但直到下午2时30分,一位“李经理”联系汪文举,说在谈项目,让其坐103路车去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文举赶到那里,终于见到了“李经理”。

 

  这位来接人的“李经理”给汪文举的第一印象很差。“就算大企业人力资源不一定非要穿西装革履,可是这身打扮……怎么说呢,让我觉得痞气很重……”汪文举的疑虑又多了一分。

 

  片刻之后,“王经理”出现,说负责人在谈业务,让汪文举先等等。在这段时间里,两位“经理”先是带他在附近的公园转,之后又去了附近的肯德基。问了面试方面的问题,并打听了汪文举的情况,还介绍了应聘岗位的日常业务。

 

  下午6时许,两位“经理”说公司食堂关门了,建议在外面吃。

 

  此时汪文举的心里开始打鼓,面试哪有这么随便的。再说,难道今天的面试者只有自己?所以时间才可以任意安排?他开始觉得自己可能有麻烦了。

 

  日暮惊魂

 

  果不其然,吃过了饭,两位“经理”竟然让汪文举付账,理由依旧是“费用报销”。并且说他们觉得汪文举对这份工作还是有诚意的,面试一下应该就可以试用了。

 

  自己都打算逃跑了还有诚意?汪文举哭笑不得,为了不打草惊蛇,他还是听话付了账。

 

  但是,两位“经理”却在此时拿起了他的行李,“热情”地要带他去超市,对他说实习期间公司包食宿,但需要自备被褥和日用品。

 

  在超市里,采购的用品却并非一人份,两位“经理”解释说,因为公司离市里有段距离,有些同事的日用品不够了,出来了就顺便帮他们带一些。因为可以“报销”,汪文举又被告知付账。汪文举的脑海中开始浮现电视中看到过的“传销”组织的特点,他几乎断定自己踏进了传销组织的骗局。

 

  出门打了一辆出租车去往城外,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汪文举的心里愈发的忐忑。当车停下时,天色已经全然暗了。一条漆黑的巷子里只有远处一个房间透出灯光,两位“经理”说公司就在亮灯房间的隔壁,随后下车去搬放在后备厢里的日用品,让汪文举把出租车钱付了。

 

  汪文举答应着,掏出钱,却抓起行李跳进了车内,对出租车司机说:“师傅,求你快开车。”司机愣了一下,一脚踩下了油门。

 

  车向着市内急驶,司机扭头问:“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在干什么?”

 

  在听完了汪文举的遭遇后,司机说:“这一带附近都是坟地啊,早知道这种情况我才不会过来这边,你快报警吧。”

 

  “110”很快接通,在简单了解情况后,公安人员询问汪文举所在位置,汪文举一无所知。司机接过了电话,报告了所在位置。

 

  当出租车到达指定地点,警车已经等在那里,3名警察从车上下来,详细询问了汪文举遭遇的全过程并登记了他的个人信息,之后表示,警方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从安全考虑,建议汪文举尽快返回北京。

 

  汪文举告诉警方,如果将来需要提供任何证据他随时愿意配合。慌乱之中,汪文举既没有询问3名警官的所属派出所,也没有记住3名警官的姓名和警号。

 

  汪文举回到北京的次日上午,就立刻到大街网寻找当初骗子所发的招聘启事,然而,那里只剩下浙江广厦控股集团的正规招聘的帖子,仿冒的招聘通知已经全无踪迹。

 

  无独有偶

 

  此时的汪文举还不知道,他并不是第一个受害者。

 

  就在上个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小韩,也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战”。

 

  “2012年12月15日,如噩梦一般。”小韩近两个月都生活在那天的恐惧当中。

 

  同年10月中旬,小韩在应届生求职网上看到了一条招聘信息,转发自河北大学就业信息网。内容为“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法务”。

 

  第二天,小韩就收到了面试通知,附件还有工程局的简介。

 

  11月1日,小韩来到了指定的面试地点,北京东四环的一个宾馆。一名姓谭的中年男子把他带到了一个房间,屋里有三四个男的,穿着西装,说是面试官,还有两名自称是财经大学的学生。整个面试过程很简单,对方最后问小韩:“你能不能接受公司外派?”

 

  看到小韩有点犹豫,对方马上补充道:“我们的外派离北京很近,主要是河北,而且一天享受300元的补贴。”小韩说他考虑一下,而另两位“同学”都说可以接受。

 

  之后大概一个星期,公司打来电话说已经决定录用他,但签约要等到两个月的实习考核后才能最终拿到offer。因为就业尚无着落,小韩当即就答应了。

 

  但当他再次来到宾馆楼下,谭某却笑嘻嘻地说,要和他一起去公司在河北霸州的实习基地。小韩愣了一下,他之前并没有得到通知说在河北实习,但当时他主要考虑的是没有换洗的衣物。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旷野中一个大院子和一排瓦房出现在眼前,屋里传来一群人的呼喊声。小韩的脑子里闪现出电视里有关传销的画面。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可当他打算离开这里的时候,院子里跑来一男一女,夹着他把他推到了屋里,谭某把他外套脱了,并换上“工作服”。

 

  “屋里人蓬头垢面,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本子,神情呆滞。那些人根本没注意屋里多了个我。”小韩回忆。躲在屋角,小韩思索着怎样逃出去。手机和衣服都早被搜走,他唯一的机会就是上厕所的时候。厕所很矮,只要没人盯守,爬出去没问题。

 

  天黑前,他借故拉肚子,从厕所翻出去,一路狂奔到一个十字路口。幸运的是有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他拉开门,让师傅开去北京。

 

  路上师傅问他,是不是从“那里”出来的?小韩瞪大了眼睛,师傅笑了笑说:“小伙子,你很幸运。”

 

  至今,小韩遇到空旷的地方还是控制不住回头看,他总觉得有人在追他。

 

  “网上这250多个汇总的骗子电话、邮箱背后,恐怕每一个都有我们这样的故事。”汪文举指着那份文档,一声长叹。

 

  解决问题还需法律出手

 

  这样的事情,东北某综合性大学长期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狄老师还是第一次听说,很吃惊。因没有接到反映,他不能确定该校学生有没有这样的遭遇。

 

  他表示,如果发现这种事,学校会立刻发通知给学生,提醒他们警惕这样的骗局,并建议学生从正规的信息渠道获取就业信息。

 

  “对于我们来说,正规的渠道一般是指学校、人才市场以及能够对招聘信息进行审核的正规网站提供的信息,而像网上BBS一类的地方则不是那么可靠。”狄老师解释。

 

  北京一家门户网站的员工袁瑞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除非是专业的求职网站,一般的BBS每天的信息量庞杂,网站管理人员难以做到对每一个新帖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因此即便发现了骗子招聘,从发现到删除也需要时间,这期间很难保证没有人看到而受骗。

 

  “这个学生后来找不到那个招聘帖子,可能是发帖者自己删掉了,但也可能是被网络管理人员发现删掉了。但无论怎么说,这事需要法律出手,网站方面难以杜绝这类帖子的出现。”袁瑞说。

 

  事实上,政府部门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传销的打击,早在2005年11月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第26条就规定:不仅是传销者,“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更是进一步规定了对传销活动者的打击和处罚。

 

  被纳入刑法的打击范畴,可以说法律已经对传销作出了最严厉的制裁,何以类似的活动至今无法绝迹?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阮齐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传销行为中包含有宗教性的洗脑宣传,并以之在传销人群中形成了具有群体效应的亚文化。在这样一个氛围里,许多传销人员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犯罪,相反认为自己的活动是合法的,是为了帮助别人发财致富,是为了大家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军[微博]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上述这样一种“招聘”行为已经能够判断属于诈骗犯罪,但是否构成“组织领导传销罪”仅以目前的证据情况还不足以作出认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其性质如何,这都是一种犯罪行为,应将这种情况报告给司法机关和教育部门,以遏制其发展蔓延并避免出现更多的受害者,冯军说。

 

  1月14日,洛阳市公安局陆警官回复法治周末记者,经查询,汪文举的报警地点在河南省洛阳市机场路,邙山派出所在接到报警后由张辉警官带队迅速出警,并在与汪文举碰头后迅速赶赴案发地点,但现场已经没有嫌疑人的踪迹。

 

  张辉警官回所报告后,公安领导对应届毕业生被骗非常重视,组织警力对案发地点周边地区进行排查,目前已拘留三批犯罪嫌疑人共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