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海沧传销人员近千人 传销科长揭洗脑内幕 |
作者: 文章来源:海峡导报 点击数 99 更新时间:2012/12/13 16:41:53 文章录入:admin |
|
(记者)好好一个人进了传销以后,完全变了样。针对传销善于“洗脑”的特点,海沧警方和海沧工商准备联手其它部门,进行一场“反洗脑”行动。
昨天本报报道,在海沧的未来海岸片区,有300多名传销分子隐居其间。导报记者从警方和工商部门得到确认,真实的数量远不止300人这个数。
“保守估计,有500-1000人。”一位派出所民警分析。今年上半年海沧警方冲击千人传销团伙,只抓了将近200人,从另一侧面亦证明隐藏在海沧的传销人员数量之庞大。
数量如此巨大的传销分子,成为海沧工商、警方迫切应对的难题。导报记者昨天获悉,一场“反洗脑”行动正在策划之中,工商警方准备联手其它部门,开展“攻心战”。
然而,对于冥顽不灵的传销人员,“攻心”非常费劲。“我们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突破口,只要能够说动一个人,就有望说动一个家庭,说动一条线,说动一个省份。”海沧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负责人介绍。
目前,警方和工商部门已经展开摸底,到底哪些小区存有传销人员,具体到哪一幢楼、哪一个房间。
传销“科长”揭“洗脑”内幕
盘踞海沧的传销模式,被警方证实来源于广西。
曾在广西从事传销的李先生,如今在厦门打工。昨天,他向导报记者介绍了传销的“洗脑”过程。
在传销里待了15个月,李先生做到了第二级,相当于“科长”,最后不但亏了6.98万元,还害了更多的人跳进去。
前戏 “打开心门”
导报记者:你是怎么进去的?
李:一个朋友告诉我,那边有好的生意可以做。去的第一天,他也不跟我说什么,就是带我去旅游,看风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才说,原来说的生意不好做,要从事别的“生意”。这在行业里叫“打开心门”,或者叫“点破新朋友”。
第一节课 行业内忌讳说“听课”
导报记者:第二天呢?
李:第二天早上8:30,朋友和他的朋友,说要带我去了解“生意”。其实就是听课,但不能说“听课”,这是行业的忌讳。
我们到了另一个人的家里,他们一般会找老乡,或者职业相近的人跟你聊,比较有共同语言。我在那边待了一个小时,那个人就跟我讲了“1040万元”工程,叫资本运作,也叫自愿连锁经营,说是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
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以前对国家的政策也不了解,上完那堂课,信了50%-60%。
第二节课 一下子兴奋起来
导报记者:第二节课呢?
李:听完以后出来,朋友的朋友问我觉得“生意”怎么样,我说既然来了就了解一下。
他们又安排了另一个老乡跟我聊。这一次用到纸和笔,画了一个图表,说要是我从初级做到最高级别、再从最高级别做回初级,行业内叫 “出局”,就可以拿到1040万元。
为了让我相信,他们还举了一个我不认识的老乡作例子,说得活灵活现,把他当做“成功人士”来树立典型,说某某某只用了一年或两年时间,就“出局”赚到了1040万元。
当时我就很兴奋,一下子信了70%-80%。
三、四节课 聊人生聊法律
导报记者:一共要上几节课?
李:这有一个过程,每次上完一节课,会有人试探你的反应,不同的人上的课程不同。在上完第二节课以后,我产生了一些问题,他们安排一个快“成功”的人和我聊人生,聊他怎么进入这个行业,聊他的想法。
到了第四节课,他们重点解答我最大的疑惑——— 会不会犯法。他们说不会,“我们这么多的人,每天这么多的资金在流动,没有被抓,这就证明是国家在暗中支持我们”,其实都是骗人的。
那个时候,我信了90%。
一顿豪华餐 “成功人士”请客
导报记者:什么时候全信了?
李:到了最后,前面第二节课讲到的“成功人士”,在一个很豪华的酒店里,请我们吃了一顿晚饭,开的是奔驰车,还给我们看他的身份证、行驶证,让我们相信他是真的很成功。
现在想想,就是当时被激起的那种贪念害了我。说实在的,要不是你告诉我什么是传销,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我当时竟然在从事违法活动。
举报
传销不只在一个小区
昨天,市民积极举报疑似传销窝点,有的甚至具体到某一幢楼某个房间。有传销分子的小区越来越多,这和警方及工商的调查相吻合。
某先生:海沧汇景雅苑也有差不多200名传销人员,扰民,影响别人休息,现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希望你们反映一下。
苏先生:海沧未来海岸片区有很多做传销的,我家在水岸明珠片区,我家楼上就像是做传销的。
李先生:海沧滨海上城也有很多传销,为什么都不管管呢?
某小姐:我家住在未来海岸,我发现浪琴湾有几个传销窝点,我还听说蓝月湾也有,我可以告诉你们具体的地点。
|